分类
财富

“你”的工作靠谁找?


曾经的我们,工作靠学校找,靠爸妈找,靠朋友,靠自己。当然,一般去了外地打工,都是靠自己闯。所以,终有一天,大家觉醒了,还是考公香啊。

其实无论如何,最后都要靠自己。

夏日,热火绵绵。

连续两个晚上,我在回家的电梯里碰见一个小伙子,在送快递。

第一天晚上,就我和他。

我觉得他20岁出头。满身大汗。白色T恤已经汗透了,灰灰的,薄薄的。

快递东西实在太多了,他抱着,物品盒子从腰部一直堆到快脸上。我问要不要帮他按住电梯,等他。

他说不用。因为还有很多货要送。

第二天晚上,8点多,很巧,我又碰见了他。还有一位大爷在电梯里。

我问他多大了,有20多岁么,今晚怎么还在送。

大爷看看小伙子,瞥瞥眼。

他说19岁啦。放假来打打临时工,送快递赚点钱。(上周我们一位同仁在群里分享,送了40多单快递,大概赚200多块钱)

19岁的小伙子中途下了电梯。他戴着眼镜,有点歪了,或许是因为汗水让镜框滑落。

电梯里还剩我和大爷,继续上行。

年轻人真不容易,以后怎么办。我说。

“你看着吧,他们找工作以后是不能靠自己了。”

我说,靠谁呢?

大爷:靠他们爸妈呀。再过几年毕业出来,他们找什么工作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只能爸妈努力帮他们找工作。

我想,也是,毕竟每年1000万年轻人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

可惜,不是每个爸妈都能帮孩子找工作的。

大多人,还是得靠自己,活着,工作,努力,奋斗,或是躺平。

大概4月的某一天,去了苏州的西园寺。

寺庙里,年轻人多地惊人。有的潜心拜礼,有的古风拍照,有的似乎就是散心。

昨日股票大涨,感恩。

分类
生活 财富

谁在做自媒体?还赚钱吗

自媒体还赚钱吗?什么样的人在认真做自媒体?相信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数字内容消费者、使用者们都想过这个问题,甚至有过自己做个自媒体达到生活自由的想法。

微信公众号、头条、抖音、百家号、小红书、B站……有几亿人在看这些应用。他们是使用者,是内容的消费者。

还有几千万人在孜孜不倦的创作着内容——他们是生产者。

什么样的人在做个人性质的自媒体?辛苦的每天更新、每周写作、每月拍摄视频呢?

或者说:哪些人在认真做个人自媒体?(指1到3人之间的自媒体。)

按工作与否状态来说,无非两类:工作的,和不工作的。

工作的里面还能分为:一类是全职工作,兼职做自媒体的;另一类是全职做自媒体,个人身份,甚至注册工作室、注册公司的,专心做内容、流量和带货、广告、卖课程变现的。

这几年自己也在使用若干平台,认真做自媒体的大概如下几类:

A. 打工的状态中。

打工,但喜欢写字、拍摄、记录,有强烈的个人兴趣爱好的,愿意打造个人IP的。比如有人职业就是在媒体或某个行业中,接触吸收很多信息后,需要消化和输出。

B. 已经接近生活自由状态的。

比如对投资、理财有强烈兴趣的,可能有100万、500万甚至更多现金资产的,拿出一笔钱实验性质投资和记录的。类似的财经类、投资类自媒体并不少,有些就是金融从业人士,有个自媒体号发表观点;有些则是半赋闲状态,越写越拍视频越上轨道,索性专注开发自己潜力和兴趣。

C. 找到自媒体运营诀窍,主动辞职的人。

工作之余做自媒体几年,终于找到流量密码和增加收入路径的一批人。目前不少年轻人走在这条路上,年轻的优势就是有时间,不怕失败和试错。有人做旅行,有人美食,也有人专做自媒体运营教学,还有拆书,录音读书配音的,等等。连做房车旅行几年的自媒体都有不少,乍一看新鲜,仔细看看会发现,也是一个小红海,卷得不行。

D. 被动失业,工作不好找,干脆全职高频写字和拍摄视频的。

有些人就用手机拍摄自己每天做饭做菜、逛街、散步、遛狗的都有,还有人直接晒家人工资条,晒颓废的等等。(美女帅哥对着镜头直播一天,包括直播自己吃饭、唱歌、化妆的不在此列。)

E.全职太太或全职妈妈,单身女强人。

女性的写作和创作优势,包括处理事务的并发能力和耐心、持久力,远远高于男性。发现很多女性做自媒体有所成就,不管大小。

F. 退休人群。

大把时间和精力,碰巧智能手机和拍照如此发达。微博不玩可以用美篇;抖音不拍可以写头条和拍照片;总之很多人选一个应用变成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平台了。中老年人用今日头条看资讯和发图文的真多,虽然头条3亿的月活用户和其他几个应用相比少了一点,但不妨碍其吸引力。

G、文化或专业领域有成就的人。

这批人不管是最后几年工作时光还是退休状态,总之有强烈的输出欲望,将文学的、历史的、物理的(是的,张老师)、法律的、电力的……360行,都可以产生头部博主。过气明星不在此列。

H、其他富裕、无聊、空闲人士。

上述归类并没有纳入在视频号、淘宝、抖音等平台做直播带货的一批人士,那些大多是公司化、团队化、体系化运营。不是个人自媒体性质。

这么多人在做自媒体,对于个人来说自媒体还有收入可赚吗?微信公众号创作者数量是千万级别的,今日头条创作者也是以千万级计算,以数量来说确实是竞争激烈、红海级别。然而在个性化凸显、创意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自媒体只会越来越好,因为“人”赋予了平台和ID号更多的真实和情感,自媒体更像是一个人名片,你的朋友圈某种程度也是一个自媒体,只是微信帮助你制定了几种形式而已:文字、图片+文字、视频,当然也可以分享好文章,或是一个自己拍摄的视频,或他人的视频号——这已经有很多形式了。

类似创业公司和二八原理一样,自媒体赚钱的一样是头部效应,甚至趋势更加严重。10%不到的人可以赚到支撑生活的收入,大多人仍旧是磕磕碰碰,中途放弃。能分到一杯羹的自媒体们,一定是坚持一段时间,有的坚持以年为单位。

收入来源方面:阅读量/播放数流量分成、广告接单、销售个人数字内容、个人实体产品销售可能是普通自媒体的路径。比如,个人财经类自媒体最后很多要么是和保险公司合作,要么开通知识星球收年费,卖课当然也可以,直接推投资产品的并不多。其他是否还有更多变现方式,不清楚,可能也不适合言说。

“圈子”是最重要的,而这也是对希望成功的人有致命的吸引力。

其实即使没有流量也没有关系,至少你在做纪录。如果会写代码做出一个数字产品,或是打开手机记录下一段文字、拍摄一段画面,它都是你的数字资产。是的,是资产。有一天,这些既是一份回忆,也是你的个人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