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2023 无房一族 重新出发

来上海这个城市快要二十年了,又成了无房一族我。

周末,我们再次抵达房地产交易中心,公交车加步行搭配。扫码,量体温,可以进去了。

虽没有人山人海,但也熙熙攘攘,交易活力还是有的。

上周是过户,这次是交税。

过了几天,再查询随申办,看见名下已无房产。

大汗淋淋的8月,口罩疫情仿佛已离开我们,虽然大热天仍带着口罩。

去一个朋友家里坐坐,因为在考虑房子问题,所以看看别人家的100多平户型和装潢。

从疫情聊到孩子学习,学区房,工作等等。然后他们说为了让老人住的近一些,又在附近入了一套房,大约140平方左右。

OK,既然不远。那就去看看。

本以为要下楼出去走几分钟。结果不用。从两栋楼之间的消防通道穿越而过,我们四人一起慢慢晃悠着,两分钟不到,另一扇门打开了。

有点吃惊。

上海内环两套100多平,房连房,120秒直达距离。

便捷。

代价就是资源和资金。

140平方,他说捡了个便宜,一平方下来也要9万多。用了家里五六个钱包,但是为了生活,必须要尽快。也有些贷款。

两个人,一位铁饭碗,一位从稳定单位离开下海做新兴产业。

在别人买房的时候,我们在卖房。

2007年,每天从郊区到徐家汇上班,单程一个小时40分钟,每天赶路来回将近3个半小时。

生命都“消耗”在上班路上了。也没法用“浪费”二字,因为没钱,只能用时间换空间了。

后来从郊区置换到市区,首付能力继续有限——怎么每次都是这样?!入的也是小户型,当时是5万多一平方,2016年,中环内环连接处。

如今孩子大了,父母也70岁,自己也有点累了。不仅身体,心理也是。

再折腾一次房事,为我们自己。希望可以尘埃落定。

工作这么些年,发现普通人能改变人生路径不多:

¥ 要么职场。火箭速度上升到高管拿到高薪高福利,或是走了好运进了大厂的核心团队年薪数百万还有运气极好的上市后卖掉股票直接财务自由,1%不到的概率赛道。

¥ 要么赶上股市的机会,前提是手里少说也要有几十万启动资金,加上运气和勇气,才有可能赚一波。这又是一个概率问题,也是5%功成者不到。

¥ 要么,就是房产。十几年前如果你(或是父母)买了房,在一线或省会城市,位置好的房,面积大的房,如今就有了基础和阿基米德那根杠杆。否则难。

¥ 最后,碰到有高人愿意带你。普通人哪里有这么多机会链接到高人呢,得自己有价值才有可能。

所以,人穷,就读书吧——都说阅读是最高贵而成本低的快乐。

城市中,部分90后00后们可以看60后70后父母造化,直接躺平,或是继承。不能拼爹的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和运气了。

部分70后可能赶上一波股市,尤其楼市房价未高起,如果楼股双击成功,即人生赢家。

80后,大多要靠自己努力,也仍然有概率抓住一点福利尾巴。

打开窗户,放眼望去四处的空中楼阁和价值百万千万的格子间。人出生时,都是有自己的窝的,所谓居者有其屋。等大了以后,明星也好,老板也罢,网红带货达人,搬砖的卖包子的,办公室做成椎间盘突出的,自由职业者,谁也迈不过房子这一关。

梭罗说:如果你没有钱,想要自由,那么只要一个一两平方的木箱子,开个孔透气——按照现代来说,就是那种临时工地的小铁皮屋,有地方遮风挡雨,那么你就自由了。而不用为了一个格子间,奉献自己的十年、二十年,乃至全家上下老小所有人的存款,和大半生。

如今,我们已到中年。心态上老了,有时也还觉着自己年轻呢——幻觉?

叶要归根,鸟儿也要落地,没有踏好节奏,就要再试一次。

2023年,无房一族,从头开始。没有回头路。愿赌服输。